手術後治療
骨折手術
手術前後、骨折物理治療一般下肢骨折大約需要3個月(12週)的時間,骨折癒合的變化分成5個時期 :
血腫期 - 骨折處血塊凝結,發炎使血管擴張造成血腫。
細胞增生期 - 血塊消去,刺激骨起始細胞大量增生。
骨痂期 - 軟骨內骨化生成,軟骨內骨進一步鈣化。
強化期 - 骨纖維組織生長,大量合成第一膠原纖維。
重塑期 - 兩端骨骼相連,新生骨的形成。
 
 
手術後回復分期
而骨折的治療方式與物理治療方式皆與斷傷的部位有關,而下肢脛腓骨術後復建大至分為 :
最大保護期(0~2週) : 輔具固定,傷口照護,降低發炎反應,降低腫脹,藥物治療。
 
初期(2~6週)照顧為 :降低腫脹,傷口清潔,維持關節活動度,開放式肌力訓練(下肢不承重),及腳尖部分承重,輔具使用訓練,日常生活訓練。
 
中期(6~12週) :可以開始腳掌部分承重,肌力訓練,下肢輔具脫離(打石膏、下肢氣動式足踝護具),步態行走訓練,本體感覺訓練….等。 (請注意:因為每一個患者的狀況都不同,以上訓練皆需經由醫師及物理治療師的評估)
 
後期(12週以上) :強化肌耐力及爆發力,恢復生活機能。
 
很多骨折術後患者,因為骨科醫生沒有提醒要去復健,不知道該如何運動復健或本身懶得上醫院復健而喪失了最佳的時機,導致產生不必要的麻煩。例如有:傷口癒合不佳、肌肉萎縮、關節角度受限,肌力不足,步態不良、生活功能受限…等。接受專業的物理治療,可以讓患者更有效率重拾功能,恢復生活品質。
 
資料來源
https://blog.easepain.tw/lee-andy-physical-therapy/rehab-after-surgery/